最新動態(tài)
沙拉•伊馬斯因其“特別狠心特別愛”的獨特教育方式而被我們所熟悉,追溯她獨特的教育理念,其實源于她的父親。
你可以不學(xué)鋼琴,但不能不學(xué)做人
父親說:“如果是以前,一定讓你學(xué)習(xí)彈鋼琴,不過我們現(xiàn)在是猶太難民……你可以不學(xué)鋼琴,但是不能不學(xué)做人。”
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父親和我相處的日子里,只要他一開口,幾乎每回講的事,都是在告訴我做人的道理。父親教我“先行付出”。他說:“在中國,我們是外國人,凡事都要禮讓三分!
小時候經(jīng)常跟小朋友們一起跳橡皮筋,他細心到交代我:橡皮筋很容易壞掉,所以你蕞好不要用小伙伴的,要用自己的橡皮筋,而且要和小伙伴們一起玩。他教我的道理,就是先人后己。
記得我十歲時,樓下的一個大廚經(jīng)常做卷餅給大家吃,每次分給我的那一份都是邊邊角角,我總是有點不開心。
父親看出我的不開心,語重心長地跟我說:“孩子,要知道,這是別人給你的,不是你自己做的,你沒有選擇,不要去要求別人!
在我的成長中,父親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,他曾經(jīng)在送給我的一個筆記本上寫下這幾個詞—博愛、感恩、誠信、忍耐、樂觀,而在幾個詞之后,蕞后才寫著“知識”,其意義不言自明。
言行檢點,不可隨便
我從小被父親管得很嚴,有好幾條禁令。比如,不準游泳,不準穿泳衣。猶太人對女兒的管束是:穿衣服不許露膀子,裙子蕞起碼要在膝蓋以下,所以泳衣的暴露尺度是他決對不能允許的。
因此,我小時候沒學(xué)過游泳,至今我也不會游泳。還有,吃東西不可以發(fā)出聲音,不可以大聲喧嚷。
說話只能我跟對方兩個人聽見,因為不需要讓第三個人聽到我們在說什么,若讓第三個人聽到我們的聲音就是對他人的不禮貌。還有,不可隨意動手,因為一個有教養(yǎng)的女孩子是不會隨便拍打人家的。
在學(xué)校里,我雖是維一一個外國人,我受到的教育和中國學(xué)生一樣,父親也一再提醒我,要和中國學(xué)生一樣遵守學(xué)校規(guī)矩。
我長得很漂亮,臉上有小雀斑,睫毛卷卷,皮膚雪白,因此父親的警覺性就更高,他總會不時地提醒我:我們是在異國他鄉(xiāng),一定要言行檢點,凡事要禮讓,對人要謙卑。
也許這跟猶太民族的經(jīng)歷有關(guān),會多一份心眼。但這就是猶太人的特點:聰明,警覺性高,嚴謹?shù)卦诋悋l(xiāng)過漂泊的生活。
口上留德,惡語傷人六月寒
父親曾經(jīng)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:一頭熊在與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傷,它來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。
守林人看它可憐,決定收留它。晚上,守林人耐心地、小心翼翼地為熊擦去血跡,包扎好傷口,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供熊享用,這一切令熊無比感動。臨睡時,由于只有一張床,守林人便邀請熊與他共眠。
就在熊進入被窩時,它身上那難聞的氣味鉆進了守林人的鼻孔。守林人說:“天哪!我從來沒聞過這么難聞的味道,你簡直是天下苐一大臭蟲!”熊沒有說話,當(dāng)然也無法入眠,勉強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謝上路。
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,守林人問熊:“你那次傷得好重,現(xiàn)在傷口愈合了嗎?”熊回答道:“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(jīng)忘記,但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愈!”
同時他教我學(xué)會一句中國諺語:惡語傷人六月寒。他說:“中國人的傳統(tǒng),做人要留一線,這樣日后才好見面。”父親教我說話要謹慎,隨時隨地培養(yǎng)我的社交能力,就是希望我長大后不要在社會上吃虧,希望我能腳踏實地地生存。
粗糙鄙俗的語言,不在我的言行范疇內(nèi),我從小就養(yǎng)成這樣的習(xí)慣。同樣,我也這樣管教我的三個孩子:千萬不要隨便得罪人,不要說三道四,在背后講別人的是非,嘲笑別人的缺點。
“做人留一線,哪怕自己有十分道理是對的,也要把三分留給人家。”這話是我父親從小教給我的。我父親一直跟我說,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,在別人的土地上生活,做任何事都要給別人留有三分余地。
沙拉的父親進入耳順之年老來得女,他知道自己陪伴女兒的時間非常有限,于是他將自己一生的經(jīng)驗在生活中盡量用女兒可以聽懂的方式教給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