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動態(tài)
學 習 篇
分析薄弱點、執(zhí)行計劃、切換考試模式
第一周
本周目標是全面反思、科學合理定位、明確后階段復習目標和具體任務。
系統(tǒng)整理高三以來各次大型考試出現(xiàn)的錯題,分析試卷中暴露的問題,是存在薄弱知識點還是缺乏答題技巧……之后進行針對性的補救,制定學習計劃,其中包括自主復習計劃、自主糾錯反思計劃、自主練習提升計劃等。
認真執(zhí)行學習計劃,要確保自己每天有具體的重點復習內(nèi)容,每天列出?家族e的知識清單、每天落實一次基礎練習,每周保證有一次套題訓練等。
對于薄弱知識點,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按不同學科一一羅列出來,集中消滅;對于答題技巧的訓練,可將自己的答題步驟與參考答案對比,逐步改善。
回歸課本必不可少。初次看完課本之后,可以對著章節(jié)目錄對每章的重要內(nèi)容進行回顧,然后將回憶的內(nèi)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(xiàn)出來,之后再根據(jù)做題的效果等進行補充。
第二周
調整復習節(jié)奏,切換考試模式。以兩天為一周期,按照高考的時間安排,在相應的時間點和時間段里做一份往年高考卷。由于高考卷出現(xiàn)偏題的可能性小,在高考之前做,可以提升考生信心,熟悉高考題型;做完后,應與標準答案仔細核對,在核對中體會“采點給分”的評分方法,掌握分步答題的得分技巧。
學習策略
1.立刻調整作息時間,早睡早起,保證考試時間段精力充沛。
平時熬夜是沒有辦法的事,高中學習任務就是那么重。但是現(xiàn)在不同了,現(xiàn)在馬上就要高考了。
2.大考前,再回歸課本,查漏補缺串體系。
課本是學習的基礎,但是不同時期,課本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。到了現(xiàn)在,離高考沒有幾天了,學習課本的方法就不一樣了。
這里講的課本,不單單是指的教材,它包括以下幾種:
課本、講能力的參考書、按知識點分類的參考書、各種學習班的講義、各種考試卷,這幾種中,最重要的是課本和按知識點分類的參考書兩種。
現(xiàn)階段,學習課本要堅持幾個原則:
●不能單純只看教材,也不能只看具體的參考書,要兩者結合起來看才有效果。
●以記憶知識點為主,并不是記憶所有的知識點,而是記憶那些欠缺的部分(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欠缺的,告訴你一個方法,拿著課本或者參考書的目錄,能想到這章的內(nèi)容/重點/?键c/串聯(lián)起來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,有模糊或者根本構建不起來框架的,一定要好好復習,這就是你的知識盲區(qū)!),爭取一次到位,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去重復記憶。
●學習的順序應該為:先看課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,然后看有關這部分的參考書,然后做針對這部分的練習題,然后再回頭看課本,重復上面的步驟,這循環(huán)往復。
通過上述的訓練后,你應該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重要的、經(jīng)常性的考點,然后重點來了!仔細考慮以下幾個問題:
●為什么出題老師會選擇這個知識點作為考點?
●你能否總結出有關這個知識點出題方式的變化?
●在做題的過程中,有哪些地方阻礙了你快速解題?
當你發(fā)現(xiàn)了阻礙你快速準確解題的原因時,你就要思考一下:以前學習時為什么就忽略了這個知識點呢?總結原因,比如說是不是開始學習課本的時候,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確導致了定義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。
當一切完成后,我們就要重新回歸課本,找到自己欠缺的知識點,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訓練,正確短時間內(nèi)掌握。
總之,希望大家利用僅有的時間,在高考來臨之前,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,認真查漏補缺,把課本再仔細地學習一遍。
有關調查,最后階段通過“知識撿漏”在高考中至少可以多拿15分,你要知道,1分之差,就是幾萬人。
3.做真題、套題、綜合題,為高考做好預熱
如何看題和做真題?
很多同學整理了錯題集,這固然不錯,但是看題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同時思考,有所收獲,不是把一道題看明白,而是在看題過程中總結做題思想。特別是中等生,在最后時間,如何看題和做套題是十分關鍵的。
現(xiàn)階段,看題與做套題要堅持幾個原則:
●看題過程中注重思考,題目信息是哪些?哪些是做題的方向點?
●以往做錯的題,我是怎么思考的?正確的思路是由題目決定的還是知識點套用出的?
●解題步驟之間是怎么關聯(lián)起來?能不能應用到其他題?
很多中等生并不欠缺基礎,但是由于平時的學習習慣,導致自主性思考能力較差,做題時依賴知識點套用,沒有學會根據(jù)題目本身信息尋找解題入手點,也就是說沒有思路。
因此,看題的過程,以簡單、中等題為主,尤關注以往錯題。注重看“解題的思路”,而不是“解題的步驟”,要多問自己每個步驟是如何產(chǎn)生的。
考前10多天,如何做套題?
考前最后10多天,基礎較差的學生和中等生建議用套題來訓練自己。套題是綜合幾套卷子拿出一類題型,并不是針對某一知識點模塊。如綜合5份綜合卷的全部數(shù)學選擇題,理綜中的物理選擇題等,集中訓練。
●做套題時注意連續(xù)做題,中途不要休息
●做套題時不要做一題對一題答案
●做套題時遇到不會做的題,一定要選擇跳過,然后再思考
●做完套題后對完答案后,要馬上復習錯題部分
●簡單、中等題要第一時間弄清楚,難題只需要稍微看一下
平常做錯題,僅僅證明這道題不會。而當你做套題的時候,你能很容易的找出你哪一類不會,哪一知識板塊不夠熟練,那么復習就有方向,能夠總結相近的思路,提升做題能力。
現(xiàn)階段,如何鞏固解題思想,做綜合題?
對中等生(基礎偏好)、尖子生而言,最后10多天訓練題的目的在于鞏固解題思想,實現(xiàn)分數(shù)的進階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,只需做好總結即可。通常用單份的綜合卷來訓練,能達到最佳的效果。這種方式并不適用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,適合水平較高層次的學生。不同層次的學生,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特點抓好復習方向:
●做題時,提升解題準確度為方向
●做題時,抓好解題失分點為方向
●做題時,提升解題時間為方向
●做題時,訓練思考能力為方向(哪怕會做的題也要多思考)
不過個人有個人針對性的復習節(jié)奏和安排,以上學習策略僅供參考,按需選擇即可。
心 理 篇
調整心態(tài),輕松上陣
1.積極暗示,強化自信
這段時間,對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責備,要多看、多想、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,激發(fā)自信心;
考生每天可對自己進行積極暗示,強化自己的信心,自我打氣“我行,我一定行”。
2.調節(jié)情緒,適度運動
在復習和高考中,處于消極情緒時,要有意識地進行調節(jié)。情緒緊張時,聽聽輕音樂,適度做些體育鍛煉;考場上可深呼吸、望望窗外,只關注當下,告訴自己認真做好試卷即可……
3.自我質辯
有些考生距離高考越近,越擔心自己的能力。那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:
▲自問:這種擔心有必要嗎?
▲自答:毫無必要,平時自己學習認真,雖不十分優(yōu)秀,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準備,正常發(fā)揮,考試完全可以考好,不必苦惱。
●又問:這種擔心有利嗎?
●自答:沒有,它只會轉移我的注意力,多想無益。
◆再問:我該怎么辦?
◆自答:最要緊的是對考試充滿自信,要有條不紊地復習,扎扎實實做好當前的事情。
通過這樣自我質辯,心中的擔憂也就化解了。
4.坦然面對現(xiàn)實
四川理科狀元張力以688分考入北大,他說:“我在考試時有點緊張,但是我想,這樣的考試每個人都會緊張,誰在考試時調整得快,誰就能考得更好。結果,我坦然面對緊張,得到超常發(fā)揮!
考前睡得著是好事,睡不著是常事,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恰恰是本身的恐懼害怕。當進入考場感到有些緊張時,不要過分在意,不妨提醒自己,這是完全正常的,高考狀元也緊張,相信緊張很快就會過去。
5.克服不良心態(tài)和情緒
過度疲勞引起的煩躁心理
心理學研究表明,如果身體長時間處于疲勞超負荷的狀態(tài)下,人就容易煩躁不安。處于這種狀態(tài)的考生,首先要采用科學的復習方法,比如為防止長時間學習出現(xiàn)腦疲倦現(xiàn)象,可指導學生采用“分割記憶法”和“避免干擾法”進行學習。
因為大量的實驗都證明,連續(xù)數(shù)小時的集中記憶,不如分成數(shù)次,采用分散復習的效果好;文理科相互交叉學習,記憶過程中可有效減少因材料相似而帶來的干擾,提升復習效果。
其次要注意勞逸結合,安排并督促學生參加適當?shù)膽敉饣顒,比如慢跑、跳繩、踢毽子、打羽毛球等。學會放松,適當交流,適當活動,給自己減壓,全面開放自己,不要跟自已過不去。
過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
如果近期考試出錯較多,你不妨這樣想:幸虧不是高考,試卷出得真好,小部分題目才是我沒有掌握的,找出了我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正有利于我查漏補缺。
認為“我不行”的自卑心態(tài)
自卑,通常源于自信心缺乏和過分注重跟別人的攀比。
如果你不自信,建議你:
(1)學會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微笑。勇敢要表現(xiàn)在臉上。
(2)走路挺胸抬頭,雄糾糾、氣昂昂。
(3)運用積極的暗示。相信自己,要看到自己的長處與優(yōu)點,守住自己的看家本領。
如果你的煩惱和痛苦是和別人比出來的,那就不要和別人比而要和自己比。成功不是超越、戰(zhàn)勝別人,而是戰(zhàn)勝自己。
覺得“都會了”的自負心態(tài)
自負,源自于自信心膨脹。
自負的考生要客觀地評價自己、看待他人,讓他們懂得“山外有山”,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道理。
其次,要給自己創(chuàng)造一點兒遭遇挫折的機會,因為經(jīng)歷適當?shù)拇煺劭墒箍忌睦頇C制健全,不至于過分自負,經(jīng)受不住任何打擊。
第三, 要時刻提醒自己:看清自己,高考容不得一點疏忽,一分之差可能結果完全不同,所以一定要踏實下來,把臨考前該做的事情做完、做細、做好才是最重要的。
放言“管他呢”的厭倦心理
“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對一切都感覺無所謂”,這是部分考生身上容易出現(xiàn)的又一種不良心態(tài)。
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已經(jīng)為高考準備了三年了,到了最后時期,該學的都學了,就開始放松。
但現(xiàn)在,我們還不是放松的時候,現(xiàn)在是再提高階段,是最大程度呈現(xiàn)實力的階段。歷屆高三有太多的現(xiàn)實證明,考前幾天百分之百是能提高成績的,提高十幾分都有可能。
過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
擁有平常心。
“淡泊名利而不回避現(xiàn)實,執(zhí)著努力而不注重得失”,有一種勇氣、一種從容不迫,愈臨近高考心愈要平靜,淡泊心態(tài)學出真精彩,考出真精彩!
生活篇
調整作息和飲食、熟悉環(huán)境、檢查物品
1.調整作息
高考前一周一定要保證睡眠充足,把生物鐘調整到高考的那個階段,讓自己在上午9點到12點左右,下午2點半到6點左右這段時間保持興奮。
2.規(guī)律飲食
清淡飲食、規(guī)律飲食是幾乎所有營養(yǎng)專家對高三考生開出的良方,按照均衡營養(yǎng)的要求,每天要保證考生攝取適量的脂肪、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無機鹽。
記住千萬不要貿(mào)然打亂原有的飲食習慣!家離考場較遠的考生,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間的午餐和午休地點。
3.提前踩點、熟悉考場
準考證發(fā)下來后,明確考點的具體位置,制定去考點的最佳路線。也可以提前去踩點,熟悉下考點環(huán)境,考慮堵車因素,預留足夠的出行時間。趕考當天注意關注交通管理部門發(fā)布的公告和路況信息。
4.檢查考試用品
把考試用品、準考證、身份證等準備好,統(tǒng)一放入透明的塑料夾中?荚嚻陂g每天去考場前都要檢查一遍,看準考證、身份證、2B鉛筆、黑色字跡的簽字筆、橡皮等是否攜帶齊全。(可按照《準考證》背面所列的考試用具逐一檢查,以防遺漏。)
乾坤未定,你我皆是黑馬!
最后剩下的十幾天正是提分的關鍵時刻,高考考驗我們的不僅僅是學習,還有心理,生活等方面。
調整好心態(tài),掌握好節(jié)奏和方法,相信考生們一定能在高考中贏得勝利,加油!